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教与学

新学期启新思,深耕“以学生为中心”的教与学

2025.02.25            浏览量:

2024年12月25日,350vip浦京集团中国成功举办了“2024年SC课程设计大赛决赛暨颁奖典礼”,标志着为期数月的赛事圆满收官。此次大赛不仅是对教师创新教学设计能力的一次展示,更是通过“以赛促教”的形式,全面考察了350vip浦京集团中国教师的教学能力,并对教师团队的整体教学水平进行了分层评估。

赛事分为初赛、海报展示及线上投票、决赛三个环节,经过激烈的角逐和教师们的线上线下投票,最终6支优秀教师团队脱颖而出,成功晋级决赛。决赛现场特别邀请教学督导刘海城教授、教务处王群老师、教师发展中心许燕燕老师三位资深评审,他们不仅为比赛提供了权威的评分,更为参赛团队带来了宝贵的点评与建议。这场“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设计赛事展现了教师们的创新与智慧,为通识课程的教学改革注入了新的活力。


“SC课程设计”,即“以学生为中心的课程设计”,这一教学理念强调将学生的学习需求、兴趣和发展作为教学设计的核心,注重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创造力和批判性思维,而非传统的单向知识灌输。在本次SC课程设计大赛中,参赛教师们从教学目标设定、课堂互动设计、学生反馈机制等多个角度不断打磨教学细节,借助多样化的教学手段调动学生积极性、提升课堂参与度、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这些实践与思考为教学创新提供了宝贵经验,接下来我们将和大家分享参赛教师们的心得体会。

l 彭娟、权赟《Office高效办公》:聚焦学生发展之教学设计与实践反思



此次比赛,不仅让我们对课程设计有了更深刻的理解,更让我们体会到了作为一名大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如何更好地服务于学生、关注他们的发展与学习效果。

在设计课程的过程中我们始终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课程内容根据学生的学习背景与职业发展需要进行调整,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为其未来的职业生涯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为增强学生的参与感,我们在课程中设计了多种互动环节。课前发布预习任务,通过测试等方式了解学生的水平和需求,并根据反馈调整教学重点。在课堂上鼓励学生积极讨论,分享操作经验和技巧,让学生在实践中相互学习和成长。同时定期收集学生的意见和反馈,了解他们的学习感受,以便及时调整教学方法。

教育是一条漫长的道路,在未来的旅程中,期待与同事们一起共同探索更有效的教学策略,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在学习中找到自信与成就感。

2 赵莹、张沛华、杜洁雅《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通识教育与思政课程设计的创新探索



此次比赛对我们课程组而言,不仅是一次学术与实践的交融,更是一场关于教育理念与创新的深度对话。

在筹备阶段,我们深感课程设计既是知识的架构,也是思维的启迪。我们试图将通识教育的精髓,跨学科视野、批判性思维与人文素养融入思政课程设计之中,力求让学生在探索知识的同时,能够培养起对世界的深刻理解和独立见解。

未来,我们将继续深化课程改革,创新教学实践,为培养更多具有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和创新能力的人才贡献自己的力量。

3 刘睿、刘昱彤《经济数学1》:从挑战到成长,SC课程设计大赛中的创新实践与团队收获



这是一次既充实又充满挑战的宝贵经历。在备赛过程中,我们团队齐心协力,围绕大赛主题深入挖掘,力求在有限资源下打造卓越的教学效果。面对技术难题与时间管理挑战,我们迎难而上,共同寻找解决方案,这一过程不仅锤炼了我们的专业技能,更深化了团队协作的力量。

比赛中,我们勇于尝试新的教学方法与技术手段,通过不断调试与优化,课程设计愈发完善,贴近学生需求。我深切体会到,在压力下保持冷静,激发创造力,是取得佳绩的关键。同时,我也学会了如何在团队中发挥自己的优势,与伙伴们共同追求卓越。

4 王静静、蒙欣、张秋霞《高等数学A1》:聚焦学生需求,深耕课程设计



在准备过程中,我们团队深入研究了课程设计说明,特别是其中强调的“以学生为中心”理念、OBE-CDIO理念以及HPM理念。这些理念提供了课程设计的新视角,更加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和学习需求,努力设计出生动有趣、互动性强且富有挑战性的课堂。

评委们指出,在课程设计中应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要将数学史融入教学中,以丰富课程内涵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些建议为我们今后的课程设计指明了方向。

我们将珍惜这次经历,认真总结经验教训,将所学所得应用到今后的教学工作中,也相信,在不断地探索和实践中,会成为一名更加优秀的高等数学教师。

5 唐王娜、盖佳羚、梁潇予《毛中特》:PBL与AI赋能下的思政课程创新与教学改革



SC理念应该贯穿教学的全过程,包括在课程设计环节也可以考虑学情和学生的更多参与;区别于传统的案例教学等模式,PBL项目式学习可以有效地解决思政课大班授课学生投入度不足、教学成果不明显、社会效益欠佳等问题,这就要求课程组继续深入研究和反复实践PBL项目式学习在思政课应用的范式;AI人工智能技术是学生适应时代要求的必备技能,思政课作为与时代热度密切相关的课程更应该在AI使用方面作出积极的回应,教学成果的“显性”、教学评价的科学严谨等,AI人工智能技术在思政课创新机制构建中将大有可为。改革创新是时代精神,青少年是最活跃的群体,思政课建设要向改革创新要活力。我们将继续探索和实践,以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学习效果。

6 周瑞莹、朱若云《中国近代史纲要》:激发学生主动性与创造力的课程设计探索



在此次比赛中,我们意识到传统的教学模式往往以教师的讲授为中心,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常常被忽视。而“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强调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鼓励他们积极参与课堂活动,表达自己的观点。

在设计课程的过程中,我们力求通过互动式和启发式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让教师和人工智能在整个学习过程中都发挥组织、引导和帮助学生学习的作用。

这是我们入职后参加的第一个比赛,也为我们今后的教学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让我们更加认识到教育应以学生为导向,关注他们的需求和成长。通过以学生为中心的课程设计,不仅能够提升学习效果,也能够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350vip浦京集团中国SC课程设计大赛决赛排名




此次SC课程设计大赛不仅为教师们提供了一个展示创新教学理念的平台,也引发了我们对教师队伍发展和教育教学实践的深刻反思。回顾上一学期的比赛过程,我们深刻认识到,教学创新不仅仅是在理论层面的突破,更是在实践中不断调整、优化与完善的结果。通过对获奖课程的深入分析和总结,我们发现每一位获奖教师都在教学设计中融入了丰富的教学策略与方法,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为通识教师发展提供了宝贵的研究基础,也为我们今后的教学工作提供了宝贵的借鉴与启示,为我们在教学改革的道路上注入了新的动力。

新学期,启新思,本学期我们将以获奖课程为重点,深入考察并向优秀教师学习,吸取他们的经验与智慧,进一步提升教学水平;我们将继续秉持“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在实际教学中探索更多创新的方法和手段,激发学生的潜力,为他们创造更加丰富的学习体验。

学校地址:陕西省西安市雁塔区东仪路8号    


Copyright 2024 350vip浦京集团(中国区)官方网站-最新版本 , All Rights Reserved , 陕ICP备13005465-1